- 作者:周锐、王锌桐
- 审核:侯宜祥
- 时间:2023-09-07
- 点击:1776
- 来源:电力工程系
近日,电力工程系王锌桐老师在学院“说课程、说专业”竞赛活动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说专业”组一等奖。这也反映了供用电教研室针对供用电专业特别是聚焦定向培养,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所进行的探索。
深度调研,保证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同频共振
自2020年起我院开设定向培养班,为城乡供电服务公司培养配网运行维护、电力营销技术与管理人才。供用电教研室组织了对我省乃至全国电力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度调研,估算未来三年电力行业供电公司、配售电公司的供用电技术相关工作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需求。经过多次与培养单位研讨,制定了定向培养班招生与就业工作方案,合作制定并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人才培养契合企业需求。
五双育人,探索“工学交替、递进提升”的人才培养路径
供电专业定向培养运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校企“双主体”育人,招生即招工、毕业即上岗,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建立院校和企业的“双主体”育人、培养内容“双面向”、培养地点“双场所”、学生学徒“双身份”和培养效果“双认证”机制,推进产教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按照工学交替的模式安排教学内容,实施基础知识和技能、企业岗位素养和技能,专业综合素养和技能的“递进晋阶式”培养。充分发挥企业的培养主体作用,到企业开展专项学习和技能实践,探索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通过师带徒形式,充分调动企业导师的积极性,开展岗位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贯穿养成式”教学。
五个对接,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做到专业与电力供应产业、职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将企业文化,职业精神贯穿教育全过程,实现学生毕业、上岗“零过渡”。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围绕典型工作任务,融合职业技能大赛赛项标准,融通1+X证书考核标准,构建设计开发课程。针对配网运行维护、电力营销技术与管理细化为用电业务受理、电费管理、用电检查、装表接电、配网运行维护五个工作岗位,总结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开设模块化课程,重构课程体系。比如用电业务受理岗位,因需要与客户面对面开展服务,故既要专业知识扎实、又要仪态得体,所以在课程设计时不但开设用电管理与实践课程介绍各种业务的办理流程、要点及相关规定,还开设服务礼仪、服务技巧类课程,通过情境化学习训练职业化外在形象和沟通技能。
教研融汇,服务行业实现成果转化
供用电专业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先后为供水集团、燃气集团开展电工培训,为供电公司开展装表接电培训与竞赛服务;申报获批装表接电考核站点,开展技能鉴定,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专业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积极申报教科研项目,取得了一些成果,并不断加强成果转化。与合肥供电公司联合开发的低压排故装置,已获批专利、并在合肥公司大师工作室使用。指导学生研发密码型插座、消弧型插座并转化为产品,并参加双创比赛取得了好成绩。
近年来供用电教研室教师聚焦定向培养,以学生为中心,扎实推进各项教研教改工作,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工作做深做实,取得很好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供用电专业的学生在各类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奖14项,20级定向培养班的55名毕业生就业率已达98%。供用电技术专业取得国家级、省级多项建设项目与称号,在金苹果排行榜位列前茅。下一步将持续加强与送培企业沟通,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助推“五型”美好校园建设,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文:周锐、王锌桐 一审 李文胜 二审 侯宜祥 校审:张静)